为进一步探讨新时代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持续推动区域学科建设的共研共进,12月21日至22日,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和舟山开放大学在舟山旅游商贸学校联合举办本学期第二次甬舟中职语文联合教研活动暨宁波市第十二届中职语文名师带徒活动,两地市教研员、导师、青年教师共28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课堂观摩环节,由宁波市镇海职教中心叶丽英老师的《两番“yōu”情,一脉承——<登高><归园田居>(其一)联读》,抓住两首诗中的叠词句,作为课堂切入点,切入巧妙,挖掘深入,体现“小切口、深挖掘、横迁移”的特点,可谓诗韵悠长,解读细腻;舟山旅游商贸学校邱紫燕老师的《重温百年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梳理百年历史、讲述诗词故事、撰写宣传标语,了解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领悟红色精神赓续的重要意义,以活动情境贯穿教学,亮点突出。

在互动评议环节,首先两位上课教师从教学设计、课堂呈现等角度自我剖析,反思教学得失。接着,两位导师——宁波市中职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宁波职教中心学校书记张军辉和舟山市中职语文理事、舟山旅游商贸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吴竞芬从课堂主体性、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专题教学、多元课堂等方面深入点评,提炼分享专题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随后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书记、宁波市学科导师甘东海老师肯定两位老师的选题勇气,强调新教材第一年施行的背景下,要从“混沌”的教学状态中摸索出清晰可行的教学路径,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原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宁波市学科导师俞冬伟老师同时指出,教学中应避免“独白式”和“展台式”的状态,“教”与“学”应形成辐辏,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在课堂中真正生成,课堂座位也是设计生生互动的重要因素。

在主题论坛环节,宁波市12位青年教师围绕“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课堂” 的主题开展微型论坛。老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课例,将自己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进行了分享,分享的角度多元,活动各异,既有对语文课堂的理性思考,也有对学生成长点滴的生动呈现,可谓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异彩纷呈。
在专家讲座环节,导师特级教师俞冬伟老师在《新课标语境下的教师教育科研》中高屋建瓴地指出,目前新课标语境下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个维度、十八个要点。强调中职教师应有“大课程”意识,并给出可借鉴的基础教育领域的课题方向,热情洋溢地鼓励青年教师要持续提高自身修养,钻研课标精神,提高科研能力,并最终回归到课堂教学,深耕课堂,关注学生成长。


师徒携手共研,甬舟并肩前行。从专题教学课堂观摩到核心素养主题论坛,从课堂实践到教科研思考提炼,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中职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和研究提供了实践样本。甬舟两地中职语文教师将继续扎根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探索。(撰稿人:洪爱萍)